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矛盾调解,既需 “情理牌”,更要“法理盾”。7月16日上午,县司法局东湖司法所带着“补短板、强技能”的目标,组织人民调解员走进县人民法院新桥法庭,以“旁听庭审 + 专题学习”的组合拳,为基层调解队伍 “充电赋能”。
“庭审课堂”:在争议焦点里学“门道”
“原告操作机器时是否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被告作为用工方是否落实了安全保障措施?”法庭内,一起围绕“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合伙纠纷”案件的庭审正酣,原告因在工厂作业受伤致九级伤残引发的赔偿争议,庭审过程成了最鲜活的“教学案例”。
调解员们端坐旁听席,目光紧盯庭审流程——从法庭调查时的证据交锋,到法庭辩论时的法理碰撞,再到法官对“劳务关系认定”“过错责任划分”等关键问题的梳理,大家边听边记,把庭审细节转化为“调解思路”。“以前处理类似纠纷,总在‘赔偿多少’上纠结,今天才明白,先理清‘责任怎么分’才是关键!”一位调解员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课后答疑”:让“纸上法条”变“调解工具”
庭审结束后的普法宣讲,成了调解员们的“提问专场”。“遇到合伙经营中的责任纠纷,调解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司法确认怎么操作才能让调解协议更有保障?”面对大家抛出的“实战难题”,法官结合案例逐一拆解。
当讲到“要素式”起诉状时,法官用“新旧文书对比”的方式,直观展示标准化表格如何让“诉讼请求”“事实理由”一目了然。“这个太实用了!以后指导群众写材料,就按这个模板来,少走弯路!” 东湖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拍下示范文本,打算带回所里供大家学习。
“学以致用”:把“课堂收获”种进“基层土壤”
“以前调解靠‘磨嘴皮’,现在知道要‘用法理’撑腰。” 参与活动的调解员们坦言,这场“沉浸式学习”打破了“重情理、轻法理”的思维定式。东湖司法所所长表示,接下来将把“庭审旁听” 纳入调解员培训常态,让更多“法治养分”转化为“化解矛盾的能力”,让纠纷在基层“止息于萌芽,化解于当场”。
从法庭到田间地头,从法条解读到纠纷调解,东湖司法所正以 “看得见、学得到”的方式,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下一步,东湖司法所将把此次庭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建立“庭审观摩 + 案例复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让人民调解员在实战中精进技能;同时构建“调解普法一体化”模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以法治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末梢,为建设平安东湖、法治东湖筑牢根基。
责编:袁慧
一审:廖晶
二审:文峰
三审:杨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成功捣毁五人电信诈骗团伙 精准打击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犯罪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