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司法所:以庭审为“镜”,让调解能力在“实战课堂”中升级
2025-07-23 09:54:46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袁慧 | 作者:吉南希 陈明达          浏览量:516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矛盾调解,既需 “情理牌”,更要“法理盾”。7月16日上午,县司法局东湖司法所带着“补短板、强技能”的目标,组织人民调解员走进县人民法院新桥法庭,以“旁听庭审 + 专题学习”的组合拳,为基层调解队伍 “充电赋能”。

“庭审课堂”:在争议焦点里学“门道”

“原告操作机器时是否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被告作为用工方是否落实了安全保障措施?”法庭内,一起围绕“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合伙纠纷”案件的庭审正酣,原告因在工厂作业受伤致九级伤残引发的赔偿争议,庭审过程成了最鲜活的“教学案例”。

调解员们端坐旁听席,目光紧盯庭审流程——从法庭调查时的证据交锋,到法庭辩论时的法理碰撞,再到法官对“劳务关系认定”“过错责任划分”等关键问题的梳理,大家边听边记,把庭审细节转化为“调解思路”。“以前处理类似纠纷,总在‘赔偿多少’上纠结,今天才明白,先理清‘责任怎么分’才是关键!”一位调解员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课后答疑”:让“纸上法条”变“调解工具”

庭审结束后的普法宣讲,成了调解员们的“提问专场”。“遇到合伙经营中的责任纠纷,调解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司法确认怎么操作才能让调解协议更有保障?”面对大家抛出的“实战难题”,法官结合案例逐一拆解。

当讲到“要素式”起诉状时,法官用“新旧文书对比”的方式,直观展示标准化表格如何让“诉讼请求”“事实理由”一目了然。“这个太实用了!以后指导群众写材料,就按这个模板来,少走弯路!” 东湖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拍下示范文本,打算带回所里供大家学习。

“学以致用”:把“课堂收获”种进“基层土壤”

“以前调解靠‘磨嘴皮’,现在知道要‘用法理’撑腰。” 参与活动的调解员们坦言,这场“沉浸式学习”打破了“重情理、轻法理”的思维定式。东湖司法所所长表示,接下来将把“庭审旁听” 纳入调解员培训常态,让更多“法治养分”转化为“化解矛盾的能力”,让纠纷在基层“止息于萌芽,化解于当场”。

从法庭到田间地头,从法条解读到纠纷调解,东湖司法所正以 “看得见、学得到”的方式,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下一步,东湖司法所将把此次庭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建立“庭审观摩 + 案例复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让人民调解员在实战中精进技能;同时构建“调解普法一体化”模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以法治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末梢,为建设平安东湖、法治东湖筑牢根基。

责编:袁慧

一审:廖晶

二审:文峰

三审:杨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头条
衡山
我要报料

  下载APP